单项选择题
根据文义,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对方。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根据全文,以下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行为达到“道德黄金律”的要求,就可以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命令的口吻告诉人们:不许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C.“先人后己”是“道德黄金律”的最高层次。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就是“推己及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不属于人们推测骸骨身份依据的一项是(...
根据文意,对“解铃还需系铃人”理解最正确...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根据本文,下列各项不属于文中使用的考古推...
以下不属于有的专家质疑墓主是刘旦说法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