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在法国人到达北美之前,这片土地早已住着土著居民北美印第安人,据说他们的祖先早在3万至1万年前便陆续通过亚洲东北角当时与北美仍接壤的地带(即今白令海峡),来到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区的非冻土地带居住下来,有的继续向北美东南部扩散,直到大西洋沿岸和南美尖端。一般认为,这里最早的土著人属于亚洲的蒙古种族,当时亚洲还处在石器时期,这从当代加拿大发掘出来的石制器具和武器可以得到佐证。 这段文字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______。
A.大西洋沿岸
B.阿拉斯加
C.加拿大
D.美洲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 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 根据这段文字,对“深环境论”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
B.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应归于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C.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来自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自然与人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
D.认为自然具有工具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人类是环境的管理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被称为亚洲水塔的喜马拉雅冰川孕育了亚洲5条最大的河流,至少为14亿人提供饮用和灌溉用水。人们一直以来都有担心,全球变暖会令喜马拉雅冰川也像北极冰川那样,面临融化消失的危险。不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至少在2035年以前,这还不是一种真切的威胁。报告指出,只有恒河源头的厚达100米的冰川有变薄的趋势,速度约为每年22厘米,而印度河源头的冰川却在以每年19厘米的速度增长。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气候变化带来的降雨模式的改变的确会增加干旱的危险,到2050年,印度河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径流量将分别减少8.4%和19.6%,只有黄河可以从气候变暖中暂时受益。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能得出的是______。
A.北极冰川正面临融化消失的危险
B.在2035年以前,喜马拉雅冰川不会面临融化消失的危险
C.喜马拉雅冰川变薄的趋势为每年3厘米
D.即便是气候变暖,到2050年,黄河的径流量也不会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2012年1—11月份我国东部、中部、西...
下列论断可由资料推出的是______。
若2011年1—11月份到位资金的增速同...
2008年—2011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