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 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快”。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 “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A.得名过程
B.历史演变
C. 文献记载
D.出现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对于“自保型谎言”的区分对待,倘若形势所迫必须自保,可在不伤害第三方的前提下为之,倘若撒谎或者不撒谎都不会改变结果,那宁可不撒谎,还能落个老实的好名声。以下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 善意的谎言是可以容忍的
B. 无论是否利己,撒谎都是不对的
C.撒谎有时是不得不为之的自保行为
D.为自保可以在不损人的情况下撒谎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两家合作公司都不是电脑生产商,这使PC行业原有的模式被(),以往,电脑厂商()的销售渠道往往成为软件公司追逐的推广平台,而现在,他们希望手里的资源能吸引电脑厂商主动找上门来合作。
A.突破;独有
B.改变;成熟
C.颠覆;广泛
D.打破;特殊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关于2010年1-3月我国鲜苹果出口情况...
关于2010年1-5月该省社会消费品情况...
下列四省区中,2010年1-3月鲜苹果出...
2005-2009年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