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这些学问实际上是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
从十七世纪的牛顿力学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宏观世界,这是从太阳系到地球的东西,如汽车、人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都是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到了二十世纪初,发生了这么两件事。一是量子力学的出现。量子力学研究的是比分子更小的东西。分子的大小为10的负8次方厘米,在这种尺度下,牛顿力学无能为力,要用量子力学。二是广义相对论的证明。如果范围扩大到比太阳系还要大,如银河系像个大盘子,直径为10万光年,对这样大的范围进行研究就要用到广义相对论。所以天文学家就认为,宏观尺度以上还有一个宇观。这样科学研究可分三个层次,最大的是宇观,中间是宏观,最小的是微观,研究对象分别是银河系、山川物体和基本粒子。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现在发现微观世界中,物体之间有四种作用力。最弱的是万有引力,稍大些的是弱作用力,再大些的是电磁作用力,最强的是强作用力。物理学家觉得这四种作用力太多了,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理论,把这四种作用力统一起来,这就必须考虑一种新的作用力的场。这种新的场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希格斯发现的,这个场就被称为“希格斯场”。这个场极细小,远远比基本粒子小,它的大小为10的负34次方厘米,这也是新近的“超弦”理论中“弦”的长度。所以,微观是不行了,需要有一个新概念,这就是微观的一个层次,我称之为渺观。
渺观中希格斯场,恰恰又可以用来解释我们现在的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这样最小和最大联系起来了。过去在物理界和天文学界据天文观测提出一个“大爆炸理论”的学说,它认为我们现在的宇宙从望远镜观测的结果来推算,大约的尺寸是100多亿光年。但如此大的宇宙开始时是很小的,是逐渐膨胀的“爆炸”的。用希格斯场可以解释,爆炸的过程是很复杂的,这不是唯一的爆炸,宇宙是无限的,这一爆炸只是宇宙的一个局部爆炸,这样宇宙起点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就不能称为“大爆炸理论”,而要称为“膨胀理论”。所以“宇宙”以上还有多个宇宙同时存在的问题,这是从“膨胀理论”引起的,我给它个名叫“胀观”。
胀、宇、宏、微、渺,一共五个层次,这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现在尚未定论,再远一些时间,还会有更多的宇宙层次。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宇观”研究的对象是银河系,运用的是广义的相对论
B.“宏观”研究的对象是太阳系到地球的东西,运用的是牛顿力学
C.微观研究的对象是山川物体和基本粒子,运用的是量子力学
D.渺观和胀观联系起来可以用来解释宇宙形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