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定义: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弱、低、浅”的夸张形式。
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典型例证:
(1)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定义: ①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②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人谋利益的行为。 ③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典型例证: (1)小明偷偷在他妈妈钱包里拿了10元钱 (2)律师甲与某法院院长乙为大学同学,在甲办案过程中,乙经常利用职务之便为甲谋利 益。甲为感谢乙,为乙办理护照、签证,并耗资3万元让乙到新加坡等国旅游 (3)妹妹在父母面前公然把姐姐的书包抢来给自己用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定义: ①无效民事行为:指欠缺法律行为根本生效要件,自始、确定和当然不发生行为人意思之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 ②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因行为有法定的重大瑕疵而须以诉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 ③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 典型例证: (1)9岁的李某把自己家里的一套餐具送给了黄某 (2)张某有一个家传的瓷碗,一天顾某来家里做客,看到说自己比较喜欢,想买下来,张某不知道其价值,就把碗送给他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从古玩市场了解到那只瓷碗是古董,价值好几百万 (3)12岁的王某将自己的自行车卖给了彭某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列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007年,茶叶产量与烤烟产量之比为( )。
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2009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与国民...
2008年,下列各农产品分类中与上年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