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微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制定法律
B.不规定刑罚种类
C.不需要判例法
D.不公布成文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
B.《魏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如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
C.《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
D.《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十二篇三十卷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
A.傅别
B.质剂
C.券书
D.书券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18至20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在宪法和法律...
关于中外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下列哪一表述...
1903年5月1日,在上海英租界发行的《...
中国法制近代化经历了曲折的渐进过程,贯穿...
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