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
法学家们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的讨论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自然法学,一种是实证主义法学。下列哪些观点是后者的观点
A.只有体现道德内容的法律,才具有法的品质
B.恶法亦法
C.法与道德之间,实然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法是国家主权者的命令,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多项选择题
2001年12月,我国甲公司与日本乙公司经过多次会晤达成协议,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生产的A类产品的专利技术,在合同有效期(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乙公司不再把此项专利转让给中国。鉴于日方损失的市场份额较大,甲公司于2001年12月底一次性支付了人民币30万元,并承诺每年将年销售额的10%付给乙公司。2002年,由于担心产品没有知名度难以打开市场,在生产出第一批专利产品时,甲公司用和乙公司相同的商标和包装将这批产品投放市场,结果当年销量极大,2002年12月底,甲公司将当年销售额的10%如数支付给乙公司。没想到的是,2003年3月,乙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乙公司商标已于2000年在我国注册)至函甲公司要求赔偿,而甲公司却认为利用乙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自然可采用乙公司的商标,因而对其索赔要求不予理睬。2003年6月,乙公司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几项( )。
A.从授权性质上讲,甲乙公司之间签订的专利技术许可证协议属于排他许可
B.甲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因为许可证协议转让的仅为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而不包括商标使用权
C.甲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因为利用乙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自然可以采用乙公司的商标进行销售
D.甲乙双方采用的是入门费加提成的计价与支付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不定项选择
我国A公司与美国B在中国于2000年2月20日签订了购买5万吨大米的CIF合同。A公司开出信用证规定,装船期限为2000年6月5日至6月15日,甲承运人的船在开往指定港口时由于战争封锁而迟至6月20日才到达装货港,货物于6月22日装好后启运。承运人在取得B开出的保函后签发了与信用证规定一致的提单。B为这批大米投保了一切险。2000年6月28日,甲船在途中遭遇飓风,甲船不得不抛弃部分大米,船得以继续航行。但留下的部分大米仍被淡水雨淋了。由于船舶的迟延到达,致使目的地大米价格下降,A公司为尽快处理大米而大幅降价,承受了很大的损失。中国法院在处理该案时,查明B在其本国并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据我国法律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则对于其民事行为能力,应当适用哪国法
A.中国
B.美国
C.双方协议选择
D.法院自由裁量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守法的目的是要所有的守法主体应当在法律关...
下列属于律师保守委托人秘密义务的例外情形...
某独资企业从社会上招收了8名工人,其中有...
制定 蜀科 的有( )。
以下对于法与道德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