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听力原文] ??宋国有一个农民。有一天,这个人正在地里干活儿,突然一只兔子从草丛中蹿出来,拼命地奔跑,一下子撞到一棵树上,折断脖子死了。农民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只死兔子,晚上吃了一顿可口的晚餐。 ??第二天,这个农民照样到地里干活儿,可是他不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停下来东张西望,希望再有一只兔子蹿出来撞到树上,但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无精打采地回家了。 ??后来,这个农民每天都守在树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田里的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这个农民因此成了宋国人嘲笑的对象。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这种做法是缺乏根据的。一个人如果这样看问题,就会变得跟这个宋国农民一样愚蠢。 那只兔子怎么了?()

A.饿坏了肚子 
B.跑错了地方 
C.撞到了树上 
D.掉进了陷阱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听力原文] ??女:目前,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其中的一本是《金庸评传》。今天我们请来了该书的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国文博士。孔教授,目前市面上有关金庸的传记已经不少了,您为什么还要写这么一本书? ??男:严格地说,我写的不是金庸的传记,而是采取了“以评带传”的方式。目前已经出版的金庸传记,确实提供了大量关于金庸的资料,作者也都下了很大的工夫,但那些资料不太可靠,金庸本人对那些资料不大认可,对书中的评论也不满意。我觉得在传主仍然健在的时候,我们很难写出全面、客观的传记作品来。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写一本评传,也许是比较合适的做法。以前的那些传记已经讲述了金庸的很多事情,现在我来讲一讲对那些事情的看法,或许这是读者更需要的。 ??女:武侠小说的文学性一直有人怀疑,几年前王朔就曾质疑过金庸,您是怎么看的? ??男:确实有大量粗制滥造的武侠小说文学性很差,但是金庸的意义恰巧是从根本上提高了武侠小说的文学性。在如何认识文学方面,金庸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王朔也是很优秀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也曾经被人质疑过文学性问题,但时间证明了王朔的独特价值。同样,金庸的作品我认为也是不怕质疑,甚至不怕诬蔑的。 ??女:您在书中说:“金庸以他一个人的功劳,就让武侠小说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几乎家家都有金庸的书。但也有人认为畅销的书和好书不是一回事,比如现在青春类小说很好卖,但文学性不强。请问,您对畅销书和好书的关系怎么看? ??男:畅销的书当然不一定是好书,好书也不一定一开始就畅销,但是好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会很畅销。假如你说有某本好书,但从来没有人买,古今中外的人都把它看作垃圾,那还凭什么说它是好书? 金庸是什么人?()

A.评论家 
B.小说家 
C.大学教授 
D.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