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桥梁工程采用沉入桩基础,在平面尺寸5m×30m的承台下,布置了145根桩,为群桩形式:顺桥方向5行桩,桩中心距为0.8m,横桥方向29排桩,桩中心距1m。桩长1 5m,分两节采用法兰盘等强度接头,由专业队伍分包负责打桩作业,合同工期为2003年8月1至8月1 5日。承包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了如下方案: (1)为方便预制,桩节长度分为4种,其中72根上节长7m,下节长8m(带桩靴);73根上节长8m,下节长7m(带桩靴)。 (2)为使桩间土挤密,增加桩与土体的摩擦力,打桩顺序定为从四周向中心打。 (3)为防止桩顶或桩身出现裂缝、破碎,决定以控制贯入度为主。 施工中,由于计划不周,8月1 0日出现了预制桩供不应求的现象,为减少打桩机的停机候活费用,调用了7月20~22日预制、混凝土已达到100%设计强度的桩。【问题】 分述上述方案和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若不符合,请说明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上述方案中:第(1)项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本题简称《规范》)规定;第(......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