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绿色环保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金融危机以来,绿色、低碳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投资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也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材料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力度,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说明
材料3
中国人口多,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趋强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我们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李克强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的讲话: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材料4
循环经济是用产业的办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这既是我们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们提高资源效率,实现企业发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材料5
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也有利于培育发展新优势、拓宽发展新空间。我们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环保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既为当代提供发展的支撑,又为未来留下发展的基础。
——李克强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的讲话: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材料6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发展,而且威胁到人类生存。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说明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4、5回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措施。

【参考答案】

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型社会以遵......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摘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 ——摘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直到今天,犹太人还不会改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仍是最实践的处世原则。 ——摘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 [材料2]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便是行。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摘自王守仁《答友人问》《传习录下》 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 理智是一种行动,绝对不再是什么。 ——摘自费希特《“知识学”引论》 实践理念比以前考察过的认识的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实践的理念即行动。 ——摘自黑格尔《逻辑学》下卷 [材料3]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摘自《列宁全集》第55卷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关于实践的观点。 (2)分析材料2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 (3)谈谈对材料3关于实践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