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如果美国不援助欧洲,他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方面都将有窒息之虞,美国这次“援欧”不同与以往,不是向个别国家提供零星援助。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企图阻碍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会得到我们的帮助。任何政府、党派为图政治私利或其他打算,不惜延续人类痛苦的,必会遭到美国的反对。 ——摘编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6月5日) 材料2 2002年1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尼泊尔,主要讨论反恐合作问题,此后,美国每年向尼泊尔提供40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2003年11月3日美国国会批准了向伊拉克和阿富汗提供875亿美元的军事行动及重建援助的拨款法案。西方把这些经济援助和重建计划称为“新马歇尔计划”。 伊拉克已探明拥有1100亿桶的石油储藏,远景储量达2200亿桶,开采成本每桶仅3~4美元。 2003年12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伊拉克重建项目中总价值达186亿美元的26个重大工程合同,同时以维护美国的“基本安全利益”为由,决定剥夺包括德、法、俄罗斯,加拿大等在内的100多个曾经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拒绝向伊拉克派兵的国家参与上述合同的竞标资格。首批约9亿美元的伊拉克重建合同均在暗盘交易下完成,中标的是清一色的美国公司,而这些公司无不与美国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 材料3 法国前情报员达尼埃尔。雷米在其所著《谁欲杀死法兰西》一书中认为美国已经发动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旨在征服欧洲。1995年至1999年间,荚国每年立案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有1/4是针对欧盟的。德国和法国不赞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惹怒了美国,美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抨击德国两国“有问题”;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赖斯,把包括法国与德国在内的反战政府比作是二战前法国队纳粹德国的“姑息主义”,引起德法国的不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已经在大西洋联盟中产生了自他50年前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摘自中国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一、三,剖析这些年来美、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显现的分歧和原因 选做题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中国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物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频现于国际社会。 阿拉伯国家联盟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本•哈拉2007年4月14日介绍,在会见中国驻阿联盟全权代表吴恩科大使时说,阿盟高度赞誉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关于解决该问题的立场是公正积极和平衡的,所发挥的作用是建设性的,有深远的影响力。第一届东盟秘书长、泰国前外长素林2008年1月7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积极支持东盟组织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解决本地区以及国际事务,中国为提升整个东亚地区自信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在东亚地区所做的贡献,对地区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让东盟信服。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已累计对49个不发达国家免除到期政府债务374笔。中国已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了中国的参与,许多国际热点问题呈现出积极的变化态势。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了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人次、物资26万多吨,接诊病人3.6万多人次,先后有3名军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

【参考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小编努力补充中……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的矛盾同旧社会主义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1957年2月2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材料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策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79年3月30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及这些理论的重大意义(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