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食品厂于2000年2月起对本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至5月3日整个工程基本完工。5月9日该厂进行试用,5月23日,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从沉淀池到调节池之间长3m、直径0.3m的水泥管发生堵塞,致使本应该由沉淀池流进调节池的污水,却流向调节池外,使调节池周围的垫方土下沉。23日上午,畜牧公司经理李某、畜牧公司党支部书记方某、该厂厂长宋某共同开会、分析原因,认为是该管堵塞,决定由原施工方负责对管道进行维修。当晚7时 30分,李某找到郑家,当时原施工人员侯某也在场,李某要求郑某明天派人去维修,并商定出在沉淀池与调节池之间挖的维修方案。5月25日7时20分,侯某带着另一个民工王某来到现场,未按昨天晚上定的方案,而是从调节池出气孔处下池维修(调节池出气孔为长60cm、宽40cm,周围有钢筋焊的护栏)。由于该池内三甲胺等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三甲胺的浓度是卫生标准的2087倍,侯某下到池中的中途,造成深度麻醉,跌至池底粪水中。李某见状,即喊救人,正在附近的厂长宋某马上去叫人抢救。当时,正在休息的该厂外地工张某、赵某等人赶到现场,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张某即下池去救侯某,同样原因,下去也没上来。赵某见状,只蒙一条毛巾即下池去救人,结果三人均未上来。后经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打捞,但侯某(男,34岁,临时工)、张某(男,31岁,临时工)、赵某(男,29岁,临时工)三人均已死亡。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2)针对上述事故所涉及人员,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3)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1)事故原因分析 ①池内保留的有害气体严重超标,施工人员末按原定的维修方案去维修,擅自下池作业。 ②该厂安全生产重视不......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年××月××日9时左右,某化机厂三车间,在起吊不锈钢板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因钢板脱钩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事故。事故经过××年××月××日上午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某召开车间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此时,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抵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大约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块,前回已起吊过2次)。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2.5m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大约9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按惯例,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霎时,车间尘土飞扬。在场的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抵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贺某、赵某等人赶紧找车将抵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抵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11时左右死亡。问题:(1)试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试分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问答题
某村办煤矿上井口位于该村约1000m处,该矿属该村村办矿。1996年7月,廖某承包了此矿,并与该村村委会签订了五年承包合同。该矿为高瓦斯矿井,两矿井均为独眼井。上井口共有三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只有一个掘进工作面作风路。矿井没有合理的通风系统,只有一些局部通风设施。1997年5月11日14时,该矿副矿长谭某和中班班长瓦检员谢某在瓦斯超限的情况下,带领工人王某、李某、张某下矿作业。16时,副矿长谭某升井后回家,19时25分班长谢某因头灯不亮到地面换头灯。19时30分,工人王某(非电工)接电钻电缆,井下没有专用的电钻电缆防爆插座,而是将电钻电缆与电源电缆拧在一起,在接的过程中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矿长廖某听到井下爆炸声,立即指挥地面工人到井下抢险。副矿长赵某、绞车司机何某及班长谢某带领另外三名工人首批冲人井下,冲到斜井90m处时,6人先后晕倒。后又有多人冲人井下,并先后晕倒。廖某看到这个情况后,指挥工人田某、陶某于19时45分从下井口抬来一台局扇,安装在井口,立即向井下送风。20时40分在斜坡上首批救出的13名遇险人员中,有11人轻度中毒,2人窒息死亡。24时市矿务局救护队赶到现场并立即投入抢救,于12日4时在距斜坡90m处将已窒息死亡的4人运出。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2)对于这起事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3)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