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以20420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的公司债券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债券系5年期,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利率5.515%,2007年年末该债券公允价值为202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继续下降为20000万元,甲公司获悉乙公司面临重大经营困难,公允价值持续下跌且这种趋势是非暂时性的,预计从2009年将无力分期付息,将在2011年年末一次支付本金20000万元和部分所欠利息2000万元,甲公司对该债券作出减值判断。 要求: (1)计算2007年年末摊余价值。 (2)计算2008年计提的减值准备。 (3)减值的会计处理。

【参考答案】

[答案与解析] (1)2007年年末摊余价值=20420+20420×5.515%-20000×6%=20346.16......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除特别说明外,甲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3个月以内账龄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5‰。根据税法规定,按应收款项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在税前抵扣。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8年3月2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07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甲公司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8年3月31日对外报出。20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甲公司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①1月6日,甲公司收到M公司来函,要求对2007年11月12日所购商品在价格上给予3%的折让。甲公司经核查,该批商品在出售时即存在质量问题,但基本不影响使用。1月7日,甲公司同意了M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1月18日,甲公司收到M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甲公司2007年11月12日已为该批商品确认销售收入2000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15000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该笔货款。②1月20日,法院判决甲公司支付N公司赔偿款2000万元。甲公司和N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至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时,甲公司尚未支付该笔款项。该笔赔偿款起因于甲公司2007年10月10日未按照合同发货给N公司造成损失所致。公司也未对此确认预计负债。③2月4日,甲公司发现在2007年12月31日计算A商品可变现净值时发生差错,误将A商品可变现净值确定为1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A商品成本为4000万元,甲公司确定A商品可变现净值为2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此前未为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④2月28日,为改良一条生产线,甲公司经批准按面值发行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40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⑤3月15日,甲公司收到K公司通知,被告知只能偿还所欠甲公司货款6000万元的20%。K公司于2007年12月3日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无法持续经营宣告破产。在2007年度,K公司现金流量不足迹象已经存在,所欠甲公司货款已超过2年。截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对该笔货款计提了60%的坏账准备。要求:(1)指出甲公司发生的上述①、②、③、④、⑤事项中哪些属于调整事项。(2)对于甲公司发生的调整事项,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利润分配”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