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材料:
材料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面对这场灾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有力的救援行动,总书记、总理亲临一线指挥,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救灾过程中,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两院院士舍身忘我、拼命抢救的动人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同胞深情。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7日“多难兴邦彰显民族希望”
材料2
大地震撕裂了大地的胸膛,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但也激起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爱心和信心……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被一种义无反顾、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鼓励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政府部门以及各种救灾团体,每天收到的爱心表达和提供救助的请求难以胜数。有些热情的人们,更是自备物资,亲往灾区,直接参与救灾行动。他们的亲力亲为,是爱的奉献,鲜明地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5日“处处都能献爱心作贡献”
材料3
在大震的威力面前,脆弱的只是砖瓦,而精神之树却从未折腰。无私无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正是凭着顽强的精神,受灾者才能在生命极限之后创下人间奇迹,救援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之下带来希望的重生。不放弃,不抛弃……只要精神家园在,那些废墟之上迟早都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1日“众志成城顽强拼搏”
请回答: 依据材料2,用人的价值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参考答案】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的自我价......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