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下列案例,并回答下述问题:   某日上午10时许,S省H县某食品厂的5辆汽车载着12 800公斤鲜牛奶陆续返厂,临近厂门口时,被当地村干部设路障拦住,索要过路钱。厂有关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向村干部陈说利害,言明未经消毒处理的鲜牛奶在高温下只能保鲜6个小时,从农民家中收购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四个小时,如再拖延就会变质。但任你磨破嘴皮,村干部一口咬定没钱不准牛奶车通过。迫不得已,于11时20分,厂领导用电话向县政府告急。这期间,两名县级领导和随员都在现场附近,并闻知此事。中午13时30分,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以没有小车来不了为由,回电话要求镇领导到现场解决。15时过后,镇政府关于通车问题的谈判会开始时,5车牛奶已变质发臭;另有5 000公斤鲜奶也因无车去拉,坏在当地农民的手中。食品厂的职工再也无法克制了。他们把臭牛奶倒在了县政府大院。记者采访时,记录了县长这样一句话:“你们把这么多白花花的牛奶倒在了县政府大院,我是喝不完的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领导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本案例中的行政领导者最欠缺的素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需要具备政治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1分)本案例中领导者政治素质中最欠缺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县领......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应用行政决策的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案例,指出机场建设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据《经济参考报》2001年11月3日以《耗资上亿建机场,一年进出百十人》为题报道:九江、蚌埠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为100多人,芜湖机场为3 800人……投资上亿元的这些机场,状况较好的每天也只始发乘客十几人。一年收入40多万元,开支800多万元。然而,机场建设热一直居高不下。连位于5 000米高原,目前国内民航飞机无法起降的地区也在申请建机场。珠江三角洲机场已十分密集,仍有城市要建机场,理由是他们有钱。四川乐山到成都相距仅100多公里,乐山要建机场;长春与吉林两市已分别建有机场,不知为何,还要在两城市间另建机场……与机场盲目建设相对应的还有攀比现象。现在每建一个机场都提出“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不淘汰”,一个比一个“洋气”,一个比一个“现代”,然而,气派的机场却没有相对应的效益。专家们对盲目投资建机场造成的浪费极为痛心。《经济日报》2003年9月5日题为《A机场停得了飞机来不了客》的报道说:到今年7月,总投资3.2亿元建成的安徽A机场开航整5年了,沉寂多时的A机场再次传来消息:从8月8日起,A机场将恢复至上海虹桥机场的航班。然而,这条好消息却并未带给人们应有的喜悦,“开通”之后再复沉寂,已经有过多次了。统计显示,A机场开航后,2000年全年旅客吞吐量仅为7 000多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在这里上飞机的旅客还不足20人。据测算,每人一次登机成本要花3 000元,而一张机票最多不过千元。到2001年11月,A机场该年度统计换算旅客吞吐量才只有2 900多人,连上一年度的一半还不到。想当年该市政府一场场号召,全市800多万群众你300元、他50元地节衣缩食倾囊相助,大家盼望着这一3.2亿元的巨额投资能够带来企盼已久的“洼地效应”,为A市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但事与愿违。机场在一片喝彩声中开航后,便埋下了“祸根”。这一年,A市财政终因扛不住每年数百万元的巨额负担,而被迫急令机场停航。A市有关领导在反思机场建设时说,建设这样规模的基础设施,必须考虑三要素:一是有财力建;二是建成后当地有财力支持其运营;三是有客货源或有潜在的客货源。三要素有一点不具备,都不能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