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给定材料
1.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015年6月24日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为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防止公民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和非法使用,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活动。
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监测发现,2014年1月至10月,全国网站被攻击次数达38000多次,截至10月相关数据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国共发现恶意网站约2.8亿个,从恶意类型数据整体分析来看,恶意网站的最大成因是黑客入侵,占总数的近5成。从趋势特征来看,2014年的信息安全漏洞具有出新快、危害大、针对政府网站等重要特征。如“面具”病毒等新型病毒不仅以单纯破坏为主,而且由于其后门功能强大,逐步具有间谍性质,危害度呈几何级放大。此外,2014年国家与省部级重要网站漏洞减少,但地市级政府网站隐患偏大,这些网站成为黑客组织的重要“靶场”。
2.2015年5月10日,37岁的王先生在乌鲁木齐一家汽车4S店门口打伤了一只黑色流浪狗。4个小时不到,他的电话、职业、家庭和公司地址等信息全部被“人肉”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并被冠以“变态男”“虐狗者”之名。此后,王先生的手机连续收到来自全球“爱狗人士”5000多条短信和不停歇的来电,他妻子的电话同样遭到曝光,同事亦遭“人肉”,身边人不断接到恐吓短信、指责电话。
随着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的公开,不少人发现今年考题的一大特点:来源于现实。比如重庆卷的《等待》来自两年前的一条热门微博;而新课标全国一卷的“孩子举报老爸(材料作文)”也有新闻原型。这个新闻原型被人肉出来,遭大批高三学生恶语相向。没想到,一封书信让众多高三学生“气急败坏”。考试结束没多久,小陈被人肉出原型是微博用户“爱心菇娘”。其微博随后被刷屏,不到半小时发了3条微博,先解释“我不是小陈”,但网友并不买账,继续吐槽着“练了3年的议论文,就因为你举报你爸要写信”。
从王先生到微博用户“爱心菇娘”,都遭受了令其极为困扰的对待——“人肉搜索”,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他们的个人信息,甚至连家人信息及非常私人的信息都被翻出来,有些极端者甚至发出恐吓、威胁的言论。不少网友感叹社会戾气加重,在一些争议话题之下,言语粗俗甚至带有攻击性的极端评论也屡见不鲜,有别于肢体冲突的“另一种暴力”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诊疗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小王认为,现代人压力较大,在工作生活中可能会积累一些负面情绪。网友在看到某些新闻事件时,难免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并代入自身情绪,为了宣泄,有的网友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过激的评论,甚至掀起“骂战”。另一方面,由于情绪可以互相感染,这些过激评论很容易影响到其他网友,甚至可能引起负面情绪的无限爆发。“在信息社会,某个网友的一些过激言论可能会对其他人的情绪、想法、行为产生影响。发布一些‘逞一时之快’的言论,个人的情绪虽然可能得以宣泄,但这些言论对话题事件的当事人以及其他看客将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进而成为一种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网络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例如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就深深地刻着互联网的痕迹。而在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也让“网络暴力”如影随形。匿名身份往往是造成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一些网民之所以肆无忌惮地对当事人进行侵权,因为他们发表言论和传播言论并非用其真实姓名,而是藏在“马甲”下作出,这使其个人形象和信用程度不会受到实际的贬损。在低廉发言成本的网络空间中,人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而且网民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几乎无需负责,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一些网民容易盲目跟风,简单、粗暴地进行“站队式”地情绪化表达,造成围攻声讨、威胁恐吓等不健康现象,甚至冲破道德和法律底线,将这种影响延伸到了现实世界中。再加上我国对互联网的管理还相对滞后,相关法律还有待完善,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难以对网民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致使一些网民对做出网络中的不法、不文明行为有恃无恐。据了解,目前法学上还没有“网络暴力”的说法,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也使得“网络暴力”逍遥法外。另外,当前对网络侵权案件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针对互联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是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直接复制应用到互联网上,无法实现真正有效的监管。
3.随着网购数年来高歌猛进地发展,人们已经在时刻享受着网购带来的便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网购在国内毕竟才诞生数十年的时间。虽然现在体量较大,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假货、刷单、用户信息泄露、促销信息泛滥、快递延迟损坏等,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过,貌似领头羊淘宝一直在努力做着购物体验优化方面的工作。
近日,除了马云高调说出“淘宝假货比例已很低”的言论外,一项新服务即将面世。据某报报道,淘宝拟将推出“手机号码保护”服务。这项被认为和通信业务中“呼叫转移”类似的新服务将致力于解决买家信息泄露、被骚扰等问题。
原本买家购物,包括手机号码、地址、姓名等在内的个人信息被卖家获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这样,似乎就不能保证网购商品的准确到达。其中,能够与买家直接联系,保证买家及时、快速收到商品并保持有效沟通的,当属买家个人的手机号码。
而如今,淘宝将要对买家手机号有大动作。据报道,淘宝计划启动新的针对买家的服务——手机号码保护服务。从服务内容看,就是对卖家屏蔽买家手机号码,卖家和物流只能通过一个临时的电话号码联系买家,在交易完成后该临时电话号码将被冻结。
也就是说,买家在淘宝购物后不会对卖家和物流公司展示其真实手机号码,只展示系统自动分配的临时手机号。在联系时,会通过这个临时号码转接到买家的真实手机号上。与手机上常用的“呼叫转移”业务类似。
对于淘宝的卖家来说,近年来一直是“多事之秋”。征税传闻不绝于耳、流量/广告位置愈发昂贵、刷单层出不穷、假货泛滥……生存环境比前几年恶劣得多。如今,“手机号码保护”服务的推出,更是雪上加霜。这意味着卖家将无法直接与买家沟通,更无从将自身优惠信息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传递给买家,运营成本将会再度提高。淘宝卖家张先生说,这项“手机号码保护”服务,会断了商家一个促销的途径。
更让卖家“难受”的是,如果被职业差评师“勒索”,那连说理的地方都没,因为根本无法直接联系到买家!或许这一新服务是为了保护买家的利益,但却有可能成为职业差评师钴的漏洞,最终引发连锁反应,让整个淘宝都不得安宁。
对于买家来说,自然好处多多。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个人隐私被卖家乃至物流泄露、贩卖,个人财产等也得到了保障。据悉,多个网民对该项服务给予了“好评”,称今后网购再也不用担心给差评后遭遇骚扰。
问题 阅读给定材料,以“‘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语言流畅。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
信息安全挑战与机遇并存......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