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化学实验”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部分内容:
三、氯离子的检验
氯气能与很多金属反应生成盐,其中大多数盐能溶于水并电离出氯离子。对于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离子,可以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
【实验2-9】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级中学
要求:
(1)对于氯离子的检验,学生已有哪些认识,具备哪些能力?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难点是什么?(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完成“氯离子的检验”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6分)

【参考答案】

(1)对于氯离子的检验,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盐酸、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对氯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高中一年级学生......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物质的量”的内容标准: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材料二某版本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的部分内容:三、物质的浓度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到溶液,因此要用到表示浓度的物理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这样一个物理量,它是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的。但是,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取用溶液时,一般不是称量它的质量,而是量取它的体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是由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所决定的。如果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是非常便利的,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8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例题2】配制500mL0.1mol 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分析】可以先通过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根据nb=cb·V,求得NaOH的物质的量。然后通过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m=n·M,求得NaOH的质量。【解】500mL0.1mol 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c(NaOH)·V(NaOH)=0.1mol L×0.5L=0.05mol?0.05molNaOH的质量为:M(NaOH)=n(NaOH)·M(NaOH)=0.05mol×40g mol=2g答:需要NaOH的质量是2g材料三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及其变化”“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等知识。请完成材料二所示内容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要求:(1)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5分)(2)完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设计过程。(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