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教学楼工程进行施工,为赶在冬季到来前主体工程施工完成,项目组决定延长施工时间,每天仅在凌晨2点至4点停止施工,其余时间均正常施工。该工程工作时间的延长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休息,投诉到有关管理单位,有关管理单位对这些意见进行了处理,对该项目组进行了教育,并处以罚款。同时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粉尘等对周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污染和危害,有关单位要求该承包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问题]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责任是如何规定的承包商施工噪声控制的要求有哪些?
2.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施工现场围挡设置要求有哪些?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包括哪些内容?
4.施工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有哪些?
5.施工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步骤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①承包商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某大学投资兴建一综合实验楼,结构形式采用现浇框架-剪刀墙结构体系,地上建筑为15层,地下为2层,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某施工单位为中标单位,双方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该工程采用条形基础,按流水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在第一段施工过程中,材料已送检,为了在雨期来临之前完成基础工程施工,项目经理未经监理许可,在材料送检时,擅自施工,待条基浇筑完毕后,发现水泥实验报告中某些检验项目质量不合格,如果返工重做,工期将拖延10天,经济损失达2.64万元。 某天凌晨两点左右,该综合实验楼发生一起8层悬臂式雨篷根部突然断裂的恶性质量事故,雨篷悬挂在墙面上。幸好是凌晨两点,未造成人员伤亡。经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发现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队伍素质差,在施工时将受力钢筋位置放错,使悬臂结构受拉区无钢筋而产生脆性破坏。 [问题] 1.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单位许可即进行混凝土浇筑,该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施工单位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2.为了保证该综合实验楼的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应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3.如果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对该起质量事故是否应承担责任原因是什么? 4.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