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法律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孟建柱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政法机关要以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公信力的深层次问题为着力点,正确处理依法行使职权与依法接受监督的关系,除法律规定保密的情况外,要把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及时公之于众,确保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若干意见》要求“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辖区内的情况制定通过出版物、局域网、互联网等方式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的具体办法,逐步加大生效裁判文书公开的力度。” 材料二 2010年,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裁判文书上网管理实施细则》,对上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范围、审批程序及流程、裁判文书撤换和差错补正、责任追究、电子文本格式、检查通报等制度进行明确细化。截至2010年8月,该省法院已将139268份裁判文书放到网上,让群众直接监督。 该省某市检察官曹斌认为公开裁判文书为检察机关及时监督司法判决提供了便利,“一线办案检察官和普通网民一样,随时可以通过浏览法院的判决书,上网跟踪评查案件裁判情况,司法公信力也体现在对公安机关、法院依法办理刑事案件的监督上。” 不仅如此,民众也认为及时上网公布法院判决书,“光说理部分就有五六页,全是给你摆法律,讲道理,让你受教育,长见识,”充分保障了公众对司法判决的知情权。从目前的情况看,裁判文书上网,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有效促进了公正司法、廉洁司法。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不少于400字。 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构建权力监督体系与机制,谈谈你对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理解。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司法权在......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材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若干意见》指出,化解社会矛盾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重要职责,刑事审判必须高度注重社会矛盾化解。人民法院依法惩罚犯罪,本身就是在平息和化解社会矛盾,但是,犯罪受到惩罚并不等于案件中的所有矛盾必然得到了有效化解,案件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引发新的矛盾冲突。新的形势要求人民法院必须创新刑事审判,树立通过刑事审判化解社会矛盾的观念,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职责,作为检验和评价审判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案例1 2009年7月11日,花某被张某驾车撞伤而致高位截肢,张某被判交通肇事罪服刑,但花某无法获得实际赔偿,面对高额医疗费用以及日后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花某束手无策。花某对主审法官说:“我已经成这样了,对方(肇事司机)判得再重,哪怕是枪毙,我的腿也不会回来。我是家里面的顶梁柱,这往后日子该怎么过如果他们肯赔钱,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案例2 2011年6月,一车主欲让从事汽修业务的刘某修补轮胎,因刘某店门未开,车主便叫来在同一路段北侧临街的另一家从事汽车轮胎维修业务的李某、田某夫妻为其修补轮胎。其间,刘某开门营业,刘某之妻夏某称,面包车停在其门前影响生意,遂与被害人田某发生争执,被告人刘某一拳打中被害人田某头部,致其死亡。在诉讼过程中,李某的家人附带提起民事诉讼。最终,经法院主持调解,李某的家人与被告人刘某的妻子夏某自愿达成协议,由夏某代被告人刘某赔偿22.2万元。李某的家人表示,对被告人刘某的犯罪行为予以谅解,并请求法院对被告人刘某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法院在量刑时充分考虑被害方提出的对被告人刘某的减轻处罚意见,判决被告人刘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双方当事人接到判决后均表示服判。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不少于400字。问题:请结合创新刑事审判化解社会矛盾,围绕普遍与特殊,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平正义要求的理解。
问答题
材料:2012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把做好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执行工作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指出,全国法院要对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排查,掌握案件总数、种类等情况,研究提出对策。要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作用,对农民工申请人开辟绿色通道,对案件特别是群体性申请或上访案件,要及时受理或处理,优先安排解决。按照有关规定减免申请执行费、实际执行支出等费用。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要按照申请人请求或者按照规定流程及时主动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根据情况强化冻结、扣押、查封、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对被执行人恶意拖欠、携款逃匿等行为依法追究规避执行的责任,依法处罚。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拘留、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较多的法院,可开展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对已经到位的执行款,要简化审批发放手续,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领取。对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而申请执行农民工确有经济困难的,可根据各地司法救助的规定,及时给予执行救助。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不少于400字。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对“执法为民”的要求,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