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2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入类文明繁荣进步。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使人类社会一天比一天和谐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9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说明文化因素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
(2)不同文明为什么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3)如何认识“文明冲突论”

【参考答案】

(1)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这无疑有利于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国家关系的发......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到2010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2011年10月中 材料2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了更为突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中国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2011年10月 材料3 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中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请回答: (1)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意义。 (2)阐述我国宪法的特征及在建设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2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2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 (2)阐述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