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与原子”内容标准是: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活动与探究建议:观察并解释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材料二 某版本教材中关于“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实验如下:探究 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微小的粒子,对分子运动现象有感性认识。要求: 完成“分子运动现象”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