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北京某电子企业,拥有职工600名。20世纪80年代,该厂产品行销全国,是同行业里的知名企业,年销售金属膜电阻近2000多万元。该厂产品完全按照国标生产,质量可靠,被电子工业部评为部级优质产品,商标被评为著名商标。
进入90年代,市场发生变化,其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受到南方生产厂商的强烈冲击,销售收入一路下滑,到1993年,全年收入只有150万元左右,企业生存非常困难。
1994年,该企业与北京某交通企业谈妥进行资产置换。交通企业向这家电子企业交纳一笔补偿费(现金),置换电子企业的厂房和绝大部分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电子企业将补偿费用于清偿银行贷款,之后略有节余。该电子企业留下的部分人员和设备继续搞电阻生产。这时,企业没有任何债务负担和人员负担。留下的人员中,60%是科室管理人员和中层干部;20%销售人员;10%技术人员;10%后勤人员。企业为了摆脱困境,决定从国外引进设备生产实芯电阻。实芯电阻的技术含量高于碳膜和金属膜电阻,工艺要求高。当时,国内具备类似生产条件的企业只有两家,产品供不应求。引进设备投产后,出于技术人员对工艺掌握不过关,产品不合格,无法投放市场。有人向厂长建议高薪聘请技术人才,厂长认为企业职工每月工资500元左右,到外面聘请技术人员每月至少2000元,收入差距太大,职工难以接受,如果聘请了,多数人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结果,企业没有外聘技术人员,从而实芯电阻项目被迫下马。至今,国内市场上实芯电阻仍然紧俏。 请提出该企业应该怎样避免人才匮乏局面再度出现的方案。
【参考答案】
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并结合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1)首先要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预......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