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水利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和坝后式厂房等组成。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合同。合同约定的节点工期要求如下:
(1)2005年12月1日进场准备(指“四通一平”)。
(2)围堰填筑及基坑排水在2006年11月1日开始。
(3)围堰拆除及蓄水在2009年6月1日前结束。
施工项目部技术人员根据资源配置的基本条件编制了重力坝网络进度计划,其工作逻辑关系及持续时间见下表。
表
网络进度计划工作逻辑关系及持续时间表
|
工作 代码 |
工作名称 |
紧前工作 |
正常工作持续 时间/月 |
最短工作 时间/月 |
工作时间缩短 增加费用/(万元/月) |
| A1 |
准备工作1(“四通一平”) |
|
4 |
3 |
10 |
| A2 |
准备工作2(砂石、混凝土拌和等准备) |
A1 |
7 |
5 |
20 |
| B1 |
导流隧洞施工 |
A1 |
8 |
7 |
30 |
| B2 |
围堰填筑及基坑排水 |
A2、B1 |
2 |
2 |
|
| B3 |
围堰拆除及蓄水 |
C5 |
5 |
4 |
28 |
| C1 |
重 力 坝 |
岸坡土石方开挖 |
A1 |
6 |
5 |
6 |
| C2 |
河床土石方开挖 |
B2、C1 |
5 |
5 |
|
| C3 |
基础段盖重混凝土浇筑 |
C2 |
7 |
6 |
30 |
| C4 |
基础段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 |
C3 |
2 |
2 |
|
| C5 |
坝体混凝土浇筑 |
C4 |
11 |
10 |
25 |
注:①重力坝混凝土总工程量为430万立方米;②每月按30天计。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技术人员根据表绘制的初始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
图1 初始网络进度计划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时发现,表中的工作逻辑关系及持续时间正确合理,初始网络进度计划(见图)中部分逻辑关系有错,且不能满足节点工期要求。
技术人员根据审核意见重新编制了符合要求的进度计划,并上报得到批准。
事件2:由于未能及时提供场地,C1工作于2006年7月10日开始,承包人按监理人的要求采取了赶工措施,经170天完成任务,赶工费用2万元,承包人据此提出了赶工费和工期的索赔要求。
事件3:坝体混凝土浇筑初期,因对已完成混凝土质量有疑问,监理人要求承包人对已完成混凝土进行钻孔重新检验,由此增加费用4万元,承包人提出了索赔要求。
事件4:重力坝混凝土浇筑,至2008年6月30日累计完成工程量为300万立方米。现场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能力为22万立方米/月。 按照费用增加最小原则,绘制符合要求的网络进度计划图,并计算增加的费用。
【参考答案】
按照费用增加最小原则,修改后网络进度计划图如图2所示。
由于缩短工期A1和C5各1个月,所以增加的费用合计为:1......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