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研究院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所属预算单位包括一家研究生院。除财政拨款收入外,该研究院无其他收入。2014年11月,该研究院财务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汇总编制了本单位及所属预算单位2015年度“二上”预算草案。此前,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研究院本级下达的预算控制限额为:基本支出120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525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6750万元;项目支出7200万元,其中,戊项目(为2015年新增项目)支出1200万元。2014年该研究院发生的部分事项如下:
(1)财务处认为本单位人员经费标准偏低,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限额内对支出构成比例进行了调整,在预算草案中确定研究院本级人员经费预算600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预算6000万元。
(2)研究院甲项目在2014年10月底提前完成,形成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剩余资金300万元。财务处经进一步测算,下达的戊项目预算控制限额1200万元不足,预计完成戊项目需要经费支出1500万元,于是直接将甲项目剩余资金300万元安排用于追加到戊项目,在预算草案中确定戊项目支出预算1500万元。
(3)研究院本级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经费预算225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4)研究院本级退休费预算825万元(该单位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5)所属研究生院改建图书馆,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安排该项目预算525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科学技术”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6)2014年,研究院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三险一金”预算为300万元(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预算200万元,住房公积金预算10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7)2014年1月,研究院经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利用率不高的重点实验室(资产总价值超过800万元限额)与乙科研单位共享使用,使用期限为10年。研究院据此与乙单位签订协议,约定按照使用时间向乙单位收取使用费,每半年收取一次。6月,研究院收到乙单位支付的2014年上半年实验室使用费110万元,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
(8)2014年7月25日,研究院根据财政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定了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并且由单位领导(单位负责人、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可以设置在内控部门或者牵头部门。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每两年进行一次。
(9)2014年5月,根据批准的办公楼扩建项目(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支出预算,研究院分管领导决定直接委托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接该扩建工程。该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法人代表是研究院分管领导的亲属。
(10)2014年6月,研究院经相关部门审核和审批,用一台以前年度购置的仪器设备对外进行长期投资。该仪器设备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为35万元。研究院的会计处理为增加30万元的对外投资,并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30万元,同时,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各30万元。

请根据《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判断上述事项(5)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指出正确的分类科目。

【参考答案】

事项(5)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教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