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04年真题)下列短文摘自某文稿初校样, 请通读并使用校对符号纠正其中的错误。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

董其昌为明代晚期对后世最有影响的书画家, 他生于嘉靖 34 年, 卒于祟祯 9 年。 在他生活的年代里, 杰出的书法家很多, 可谓罄竹难书。 然而, 与董其昌经历相近似的却一个也没有。 董其昌即是书法家, 又是画家, 更是广闻博识的书画鉴赏收藏家。 他曾官至二品, 又生活在富绕的江南水乡, 这使他不仅有机会饱揽江南私人收藏家收藏的书画珍品, 而且有机会鉴赏宫庭藏品。 他在诗、 文、 史、 书、 画方面的才艺, 以及对佛教惮宗哲学的狂热爱好, 使他既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又能营构自己的风格和艺术思想体系, 从而成为体现时代特色的书画家

【参考答案】

(1)“书画家, ” 应改为“书画家。”
(2)“......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2005年真题)下面短文摘自某文稿初校样, 请通读并使用校对符号纠正其中的错误。叶圣陶谈编辑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教育家、 语言学家、 出版家。 他生于清光绪 20 年(一八九四年), 1988 年去世, 享年 94 岁。 作为文学家, 他早年十分欣赏甚至摩仿美国作家华盛顿. 欧文(Washington irving) 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写作风格。 他的作品反映工农大众疾苦, 勇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反动派的道行逆施。 1947 年,“520”惨案发生后, 他马上赶写了一篇支持学生运动的《南京事件》, 表现了不畏强爆的凛然正气。作为我国新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和先驱者之一, 他却说:“作家不是我的职业。” 他常说:“我的职业是编辑。”在他的一生中, 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 超过了 60 年。 可以说, 他最热爱的工作是编辑工作。 关于编辑工作,他有过许多论述。 他认为编辑在改稿子的时候, 要注意语音, 有的稿子, 写在纸上似乎明白, 可是念起来坳口,听起来刺耳。 他尤其强调编辑要注意语言的轨矩,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 修辞。 他主张用词要恰当, 不要用那些模棱两可的词; 造句越自然越好, 不要为所欲为。 他要求我们在编辑过程中, 对文章的体例、 逻辑、 语法、 修辞, 以致标点符号都要反复诼磨, 认真加工, 任何微小的差错都不要轻易放过。
问答题
(2007年真题)校对题: 使用校对符号纠正校样中的错误。生命之星—地球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 地球即是普通的一员, 又是一颗极不平凡的星求。 地球上有郁郁丛丛的重山峻岭,有奔腾咆哮的江河大海, 还有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所有这一切都是其他行星所没有的。论大小, 地球在太阳系大家庭中排第五, 它的平均直径为 12742km。 在地球 5.1 亿 km3 的表面积中, 70.8%为辽阔的海洋所复盖, 陆地、 岛屿仅占 29.2%。 从太空中看地球, 它是一个极为秀丽的蔚兰色球体。包裹着地球的是厚厚的一层气体, 通常称为大气。大气在地球表面的密度在标准状态下是 1.293kg 立方米, 越向上就越稀簿。 大气质量约为 5.3×1018 kg, 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分之一。 大气的 90%集中在离地面 15km 以内,99.9%在 48km 以内; 在离地面 2000km 以上的空间, 大气极其稀薄, 逐渐向星际空间过度。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按含量来分, 氮占 75%, 氧占 23%, 其他还有二氧化碳、 氩、 氖氦等气体,约占 2%。 正是由于大气中有氧和二氧化碳存在, 地球上的生物才够能生存。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 自转一周为 23 小时 56 分钟。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产生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和地球五带(热带、 南温带、 北温带、 南寒带、 北寒带)的区分。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 29.8km 秒, 这个速度比目前最快的火箭还要快得多。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了水星和金星外, 就数地球跑得快了; 当然, 与地球庞大的身躯相比, 这个速度就不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