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
【参考答案】
这是《唐律疏议名例断罪无正条》中的文字,此条规定断罪轻重相举之法,表述唐律中定罪量刑中的类推原则。其含义是对法无明文规定......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马某与赵某系生意上的朋友。2002年7月8日,两人在饭店喝酒,马某说起现在生意难做,不讲信义的人越来越多。赵某随声附和。一向爱开玩笑的马某说:“老兄,凭咱们的关系,我就是给你张借条玩玩都放心。”马某随即写了“今借赵某人民币6 000元”的字条,签署自己的姓名后放在饭桌上。不料。几月后,马某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方知赵某竟以该“借条”为据将他起诉到了法院,要求他偿还借款6 000元。法院审理后认为,马某向赵某出具了借据。又没有证据证明自己非出于真实意思表示,故双方债权债务关系成立。支持赵某的诉讼请求。请根据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
点击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
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
A.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B.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
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D.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的一种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莱市人民政府为筹措公路建设资金,加快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