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对待小农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我们夺得国家政权的那一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第一,法国纲领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我们预见到小农必然灭亡,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以自己的干预去加速其灭亡。
第二,同样明显的是,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像我们不得不如此对待土地占有者那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杜的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当然,到那时候,我们将有足够的手段,向小农许诺,他们将得到现在就必须让他们明了的好处。
——摘自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材料2
我们的党一掌握了国家政权,就应该干脆地剥夺大土地占有者,就像剥夺工厂主一样。这一剥夺是否要用赎买来实行,这大半不取决于我们,而取决于我们取得政权时的情况,尤其是也取决于大土地占有者先生们自己的态度。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我讲过(并且讲过好多次!)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赎买下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最便宜不过了。
——摘自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材料3
在我国,既然国家政权操纵在工人阶级手中,既然全部生产资料又属于这个国家政权,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只剩下实现居民合作化了。
我们。许多做实际工作的人所估计不足的正是这一情况。在我国,人们还轻视合作社,还不了解:第一,在原则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国家手中),第二,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作社具有多重大的意义。
——摘自列宁:《论合作社》
材料4
根据我国的经验,农民这种在生产上逐步联合起来的具体道路,就是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发展农业合作社,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根据农民自愿这一根本的原则。
必须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来使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材料5
我们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联盟的政策,不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或者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都是必要的,正确的,是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利益的。
但是这样做,并不是不要付出代价的。为了结成和继续这个联盟,为了借助国家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我们就需要对资产阶级偿付一笔很大的物质代价,这就是对于资产阶级私有的生产资料,不是采取没收的政策,而是采取赎买的政策。这是从我们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中产生出来的政策。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3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什么 材料4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材料1和材料3的观点
(2)材料2中的“这整个匪帮”指的是什么恩格斯提出了哪些主要的观点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指导意义!
(3)如何理解材料5中“这是从我们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中产生出来的政策”

【参考答案】

(1)材料1和材料3中提出了通过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观点。材料4中指出,根据我国互助合作的历史经验,创造......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一组材料 材料1 统计表明,我国2005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分别为;GDP同比增长9.5%,CPI上涨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4%。7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宣布,上半年各项指标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内忧外患”;4、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在1.8%徘徊;萎靡不振的股市;贸易摩擦造成的严峻的外贸形势;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等等。这使得六七月间,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下行,下行幅度是否将超出宏观调控预期,我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争论十分热烈。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8期 材料2 进入21世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严重背离,这样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现在,我国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序都非常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55位以后,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80位以后。矿产资源保障的前景更加不容乐观。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七期 材料3 5月下旬,记者在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黄河两岸采访,亲眼目睹了黄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现状和日益加剧的危害。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黄河流域污染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黄河污染程度已远甚于淮河。污染的黄河使西北和华北约1.6亿城乡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摘自新华网2005-6-18 材料4 布鲁金斯学会(BrooklngsInstitution)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布什(RithardW. Bush)表示,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在富有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引起了摩擦。 实际上,从中国媒体的报道,也能感受到舆论对于中国的收入差距贫富分化问题正在变得敏感。如类似驾车撞到行人的事情都可能引发关于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歧视的讨论,还有很多有关下岗引发民事纠纷、以及。一些人被迫放弃耕地或住房被强行拆迁等的报道。 不患寡而患不公,尽管中国经济仍然在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飞快发展,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所引发的后果不得不令人表示担忧,中国的贫富差距还要走多远 ——摘自人民网2005-8-16 材料5 “十一五”规划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发展作为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学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三个最重要的战略支撑和关键环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由此可见,“十一五”规划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设计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又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七期 请回答: (1)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材料显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结合材料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材料显示,很多问题都是发展经济造成的,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其他社会问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