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A公司是一家大型保健品生产企业,其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遍布国内各大城市。为充分调动各分公司的积极性,A公司明确以销售货款最大化为考核目标,并将奖金与销售货款直接挂钩。为此,A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销售货款回收制度,要求各分公司必须在月末将销售货款汇人公司账户,并以当月最后一天的累计回款额考核销售业绩。
2005年初,由于在大量投放广告促销方面尝到了甜头,各分公司纷纷向A公司申请追加广告费,并请求在销售货款中抵扣,但在考核销售业绩时仍以抵扣前的销售额为准,对此,A公司表示同意。但是,许多分公司并没有将抵扣的广告费用作产品宣传,有的将广告费重复申报销售贷款以套取奖金,有的分公司经理将广告费挥霍浪费,还有的与广告商合谋,收取高额广告费回扣。A公司对这些情况有所察觉,但考虑到各分公司总体销售情况不错,一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2005年6月,为了充实营销队伍、进一步扩大销售量,各分公司大量招聘营销人员,公司销售费用剧增。A公司认识到,单纯以销售货款最大化考核业绩的做法弊端太多,于是开始实行综合绩效管理,逐步加强了对广告费和分公司销售人员的控制。但是,此举遭到了分公司经理的集体抵制,一些分公司经理以辞职相要挟要求A公司改变综合绩效管理制度。
从监控的角度,简要分析A公司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答案:
A公司在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财务监控存在局限。仅仅关注销售贷款的回收,对成本费......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资料一: A公司是一家著名的零售公司。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一是利用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庞大的供应链,将顾客的需求和供应商的生产仔细地加以配比。A公司的目标是在顾客走进商店购买之前将制造商的产品送到商店并且上架。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商店或分销中心持有不必要的库存。此外,通过预期顾客的需要并且为每家商店提供刚好够用的商品,A公司成功地避开了零售产业的两大弊端:库存不足或库存过度。库存不足影响销售,而库存过度则必须通过降价来处理滞销或未销售产品。 如果用存货周转水平来衡量,同其他主要零售商相比,A公司对自己的目标是最接近的了。2003年,A公司的存货周转为7.72次。另一家折扣零售商B公司的存货周转为6.29次,而C公司为5.51次。由于A公司的库存周转率更高,他用于支付库存的资金更少。这就减少了A公司的资金消耗,提高了投资资本回报率。A公司是如何做到的 A公司的卓越存货周转水平建立在领先的信息系统和有效的物流系统之上。A公司在大型的分销中心储存商品,仅在美国就有100多家。每家分销中心向分布在300英里范围内的200~300家商店供货,制造商将产品送到分销中心,分销中心对产品进行分类、储存,再由公司卡车发往A公司店面。 这一流程的关键是A公司的信息系统。A公司是第一家在收银处引入条形码扫描器的零售商,也是第一家要求制造商在产品上安放条形码的零售商。扫描系统令A公司得以跟踪每家店的销售,可以细分到每个单项。这一信息然后传送到A公司的中央总部,在实时发送给分销中心。商品在分销中心装上卡车,每天送往商店。此外,由于许多供应商在店面附近设有工厂,公司的卡车可以在返回分销中心的途中在工厂停留装载货物。因此,当卡车回到分销中心的时候,装载已经达到60%~70%的水平。这样,A公司不仅能够每天更新库存,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卡车的运力。 为了更充分地实现供应链效率,A公司还将销售信息实时传递给制造商。制造商由此得以实现生产工期最优化,在最需要的时候将商品送到A公司的分销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 A公司通过引入一种成为双向工作台(CROSS-dock)的机制进一步精练了这一流程。在双向工作台机制下,供应商的货物从一端的卡车上卸下来之后可以直接装载到另一端的A公司卡车,然后立刻发往店面。双向工作台机制取消了分销中心的分类和储存工作。这一技术从两方面提高了盈利能力: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和分销中心的面积,从而减少了资本支出。 A公司持续改进物流和信息系统的效率。2003年7月,公司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要求排名前100位的供应商在所有的箱子和托盘上安放无线射频识别标志(RFID),无线射频技术免除了人工扫描货物的负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此外,无线射频技术还可以在供应链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实现扫描,从而为A公司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进一步优化库存。许多观察者相信A公司要求供应商在每件商品上安装射频识别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做到这一要求之后,顾客走进收银台时产品会受到自动扫描,从而缩短了收银时间和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资料二: 作为国内铜工业的领头羊,B铜业公司(以下简称B铜)参与期货市场以来的这十多年,是其发展最快的时期。期货市场对于B铜跻身国际一流企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期货已经成为B铜确保目标利润顺利实现的风险管理工具:2003年、2004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06亿元和164亿元,实现利润分别达到8.6亿元和21亿元。2003年、2004年通过期货运作,B铜实现了外购原料套期保值收益1.2亿多元。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铜价持续走低,从1995年的高点32000元 吨跌到1997年20000元 吨左右,到1998年上半年,铜价大幅下跌,B铜利用套期保值化解了风险。“9.11”事件之后,铜价更是跌至5年来的最低点14000元 吨左右,B铜在这一国际铜价最低的时期,由于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避免了价格风险,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发展。在2005年上半年现货升水高企、铜价一路上涨的市况下,尽管对冲让公司少盈利2.48亿元,但整体上仍取得丰厚利润,中期净利润增长55%,达到9.75亿元。 试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资料一,指出A公司选择的基本战略模式,为什么会选择此战略模式 (2)结合资料一,说明A公司是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 (3)结合资料二,分析B铜业公司是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应对市场风险,并简要说明所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市场风险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