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
A.物质的承担者
B.物体的位置移动
C.事物的显著变动
D.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下列是一组我国对外开放的材料: 材料1 据国外学者研究:一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比例,发达国家为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按此比例测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有400亿美元以上,而实际却与之相差甚远。2002年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中国所有海外投资只占全球外国投资总额的不足 0.3%。全世界每年国际工程承包的总金额在1万亿美元左右,我国只拿到1%多一点。 材料2 中国海外投资增长情况: 1991年:7.6亿美元;1994年;55.24亿美元;1999年:69.5亿美元;2002年:132亿美元。 材料3 近年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一体化迅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角度合理配置资源。在竞争压力的影响下,跨国公司比任何时候都面临重要的选择,是内部化还是外部化,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国际生产体系发展趋势之一是走专业化道路,集中资源加强核心竞争能力。在生产价值链的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营销三大环节中,跨国公司更多的是“抓两头”,即紧紧抓住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同时,控制产品销售渠道,在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甚至售后服务几个环节上不惜重金。而将原来一些由企业内部生产和经营的业务,以“外包”的形式从外部供应商处购买,使得根据供货合同,为客户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合同制造商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作用凸显。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26日 材料4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而区域一体化,意味着对该区域非成员国的歧视。如果仍然依赖贸易,就会受贸易转移的影响,如果进入区域内投资,就可以受益于区域内部贸易的优惠条件。再者,进入封区城内投资,不仅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也可以享受区域外对区城内投资的许多好处。此外,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援助协议,制定了很多贸易、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例如美国和非洲一些国家有协议,产品零关税。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台湾和香港、斯里兰卡,都到非洲这些国家去投资。中国大陆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此外,欧盟和加勒比海、太干洋地区也签订了类似协议。这些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优惠,如果不利用,在产品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11月13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l与材料2,分析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3与材料4,说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选做题Ⅰ 材料1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化生产、投资体系已经形成,跨国公司力量不断壮大。 目前全球已有5.3万家跨国公司,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达到45万家;跨国公司通过其于公司已将触角渗透和延伸到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就其实力而言,世界GNP的1/5,国际贸易的1/3,国际投资的 2/3,国际技术贸易的90%以上都为跨国公司所掌握。跨国公司以全球市场作为其活动范围,实行全球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达到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组织全球生产的最主要方式是直接投资,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形成生产和销售全球化的结合。 ——摘自王怀宁《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材料2 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其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所以,它也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凭借强大的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插手他国内政。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善于实行正确的政策,利用它的积极作用,缩小或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使其为发展本国经济服务。 ——摘自 www.exam8.com/xueli/kaoyan/zhidao 材料3 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近30%市场份额的联想集团8日宣布,以12.5亿荚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从而组建起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届时,IBM将持有联想集团18.9%的股份,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发力,在日本、美国等地,提起中国企业,许多人都能顺口说出海尔、华为等,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能津津乐道着中国企业的经典案例。“走出去”,讲述更多发展道路上的“中国故事”,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摘自新华网2005年12月8日 请回答: (1)材料1表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2,分析跨国公司的作用与影响。 (3)结合材料2和材料3,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之策。 选做题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50年来,中非人民紧密团结,中非友好不断深化。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就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达成了共识。 材料2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这些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材料3 中非经贸关系正呈现互惠、双赢的喜人局面: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中非之间的贸易额 2005年达到397亿美元,年均增长约30%,2006年超过5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1000亿美元。中非双方既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又互为市场,可优势互补,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 请回答: (1)简要说明中非共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必要性。 (2)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3)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非经贸关系呈现互惠、双赢局面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选做题Ⅰ 材料1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
下列是一组我国对外开放的材料: 材料1 ...
下面是有关创造价值劳动的材料:在科学技术...
下列是摘自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材料1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