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罪有疑难谳,从赎。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旁无证见;或旁有闻证,是非似疑之类。”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该段文字反映了唐朝什么刑法原则该原则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该段文字反映的是疑罪从赦从赎原则。该原则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的“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原则,唐朝沿用。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试述司法中立背景下的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及其相互关系。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某基层人民法院在其辖区内走访企业,选择其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的几家企业作为该法院的“重点服务对象”,并在这几家企业门前挂出牌匾。 运用法学原理对此进行评析。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唐朝贯彻该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针对上述材料反映出的问题,谈谈你对各级人...
对于疑罪,应当如何适用
该主任的认识是否准确请说明理由。
试解释该段文字中“疑”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