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对于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行为人,又实施爆炸犯罪的,应当( )。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处罚
B.以爆炸罪处罚
C.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并罚
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1993年2月,陈某、唐某先后在广东省汕头市注册成立了汕头市甲公司、汕头市乙公司,与香港丁船务有限公司相互勾结,买通部分监管码头的武警、海关官员,大肆进行走私食品、汽车、通讯器材、不锈钢板等犯罪活动。陈某参与走私108次,偷逃应缴税额人民币5亿多元,唐某参与走私23饮,偷逃应缴税额4 800多万元。下列关于本案应当如何处理的正确认识有( )。
A.陈某、唐某构成走私共同犯罪
B.陈某、唐某、甲公司、乙公司构成走私共同犯罪
C.甲公司、乙公司构成走私共同犯罪
D.属于单位走私,陈某、唐某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问答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出售,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在利益的诱惑下,乙应甲到要求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中借给甲10万元。甲拿到10万元后,亲自从外地购得毒品。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分给乙赃款3万元。后甲在出售毒品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自己出售毒品的行为,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毒品的10万元资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自己受到处罚,便携带2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乙在家属的带领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上述行为。(1)甲、乙的上述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如是,构成何罪(2)乙携带2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如何定性(3)乙的行为有何法定量刑情节(4)对甲、乙的上述行为该如何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甲商店和乙冰箱厂签订买卖冰箱的合同,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8条规定:...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
民间有所谓“拾金不昧”的说法。请运用民法...
《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