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2×14年至2×16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1)2×14年12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发生保险费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2×14年12月1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2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1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4)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为708万元;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600万元。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5)2×16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万元.(6)2×16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1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要求: 编制2×1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借:固定资产 1020 贷:在建工程 1020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1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于2×15年9月30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位于城区的办公用房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办公用房转让价格为3100万元,乙公司应于2×16年1月15日前支付上述款项;甲公司应协助乙公司于2×16年2月1日前完成办公用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 甲公司该办公用房系2×10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成本为49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15年9月30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 2×15年度,甲公司对该办公用房共计提了240万元折旧,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 240 贷:累计折旧 240 (2)2×15年3月3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自丙公司购买不需安装的设备供管理部门使用,合同价格为60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该设备当日运抵甲公司并投入使用。因甲公司现金流量不足,按合同约定价款自合同签订之日起满1年后分3年支付,每年4月1日支付200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2×15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 6000 贷:长期应付款 6000借:管理费用 900 贷:累计折IH 900 (3)2×15年6月30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核设施,全部成本为2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40年。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2×15年6月30日预计4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20000万元(金额较大)。假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记入“生产成本”科目,2×15年下半年生产的产品尚未完工。甲公司2×15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 200000 贷:在建工程 200000借:生产成本 2500 贷:累计折旧 2500 假定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下确定的折现率为10%。已知:(P/F,10%,40)=0.0221;(P/A,10%,3)=2.4869。要求:根据资料(1)至(3),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有关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且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