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各年无形资产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5年11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960万元购入新产品A产品的专利权。该专利权预计的使用年限为8年。
(2)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经测算确认,A产品的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414万元。
(3)2010年3月19日,甲公司将A产品专利权转让出售,出售时该资产已累计摊销518万元。取得收入400万元存入银行。出售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税率为5%,不考虑其他税费因素,且甲公司无其他无形资产项目。
(4)2010年6月1日起,甲公司开始自行研发B产品专利,当月共发生研发支出19.6万元,6月30日,B产品专利尚在研究阶段。
要求:
(1)编制2009年1月摊销A专利权和12月31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10年出售A产品专利权和结转费用化研发支出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单位:万元
(1)2009年1月A产品专利权的月摊销额=960÷(8×12)=10(万元)
借:管理......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A、B、C三位股东于2006年12月31日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200万元。出资协议规定,A、B、C三位股东的出资比例分别为40%、35%和25%。有关资料如下: (1) 2006年12月31日三位股东的出资方式及出资额:出资者A以200亩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原账面价值为470万元,投资合同约定价值为480万元;出资者B以机器设备作为投资,原账面价值为500万元,投资合同约定价值为420万元;出资者C以银行存款300万元作为投资。各位股东的出资已全部到位,并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有关法律手续已经办妥。 (2) 2007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3) 2008年3月1日甲公司股东会决定分配现金股利150万元。 (4) 2008年3月16日实际支付。 (5) 2008年12月31日,吸收D股东加入本公司,将甲公司注册资本由原1200万元增到 1500万元。D股东以银行存款200万元、原材料70.2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材料计税价格为6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出资,占增资后注册资本10%的股份;其余的 150万元增资由A、B、C三位股东按原持股比例以银行存款出资。2005年12月31日,四位股东的出资已全部到位,并取得D股东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的法律手续已经办妥。 要求: (1) 编制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收到出资者投入资本的会计分录(“实收资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2) 编制甲公司股东会2008年3月1日决定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应付股利”科目)。 (3) 编制2008年3月16日实际支付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4) 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吸收D股东出资时产生的资本公积。 (5) 编制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收到A、B、C股东追加投资和D股东出资的会计分录。 (6) 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增资扩股后各股东的持股比例。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