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那么是否超过2年,就不可提起诉讼?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20年是保护时效,是最长的诉讼时效。具体来说,应该这样理解:如果权利受到侵害时,当事人并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判断题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判断题
王某自1995年3月无偿占有了李某的私人房屋,李某一直不知此事,直到2013年5月,李某才得知此事,于是要求王某支付占用期间的房租,王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李某此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截止到2015年3月。(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是一致的,同时产...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下列关于法的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甲、乙的房屋租赁合同期限为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