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在《人民日报》“说句心里话”栏目,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的一位农民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
这些年,党和政府在想办法给农民更多实惠,直补种粮农民,免除了农业税,让我们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现如今,我们这个村先搞了“农民转市民”试点,全村131人今年全部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农民开始变市民啦!
我家承包的土地自愿流转给集体统一经营,每亩补贴我们青苗费4880元, 以后每年按照亩产1000斤粮食的市场价补偿我们。村里把流转出来的土地集中起来,引进一些现代农业项目,经营赚了钱,我们可以分红。这些项目优先从村里招聘劳动力,我儿子就可以回来打工,离我们更近了。以前大家都出去打工,地荒在那里,流转以后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们又能从中受益,对村里经济也有好处。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17年前盖的,已经破旧了。根据农民转市民的政策,房了拆迁以后,会补偿给我们两套75平方米的楼房,新房子离这不远,政府承诺我们明年9月搬家。
最高兴的是变市民以后,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像我们这样的老人,一次性缴4320元钱,男的从60岁起,女的从55岁起,就可以每个月领156元养老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
(2)通过该示范区的变化,指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

(1)农村的改革发展经历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阶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人总分。 选做题Ⅰ 随着冷战的结束,俄中两国之间建立了睦邻关系和伙伴关系的牢固的法律基础。这首先指的是2001年缔结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还有2004年签订的关于阿穆尔河(在中国境内称黑龙江)和额尔古纳河上若干岛屿的协定。这个协定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 莫斯科和北京把自己的关系确定为“战略伙伴关系”,甚至是“以在21世纪进行战略合作为目标的信任型伙伴关系”。强调“信任”这个词很有意义。这至少意味着对对方的意图没有任何怀疑,甚至有可能在官方文件未提及的情况下相互给予支持。总之,两国之间还不存在联盟,但已经不是单纯的“友谊”了。 众所周知,两国没有任何共同的军事合作架构,甚至没有类似俄罗斯一北约理事会的机构。但这不妨碍建立密切的军事技术关系。据统计,这种关系每年给俄罗斯带来120亿至28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则可以用俄罗斯武器装备自己的军队,首先是空军和海军。 莫斯科与北京的战略伙伴关系会加强双方所倡导的多极世界构想,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助于解决地区事务。西方领导人对“中国因素”日益明显的担心使他们再次放弃向克里姆林宫过度施加压力,因为他们害怕把俄罗斯推向中国。 摘编自俄罗斯《独立报》 请回答: (1)如何看待中俄“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发展中俄关系的核心指导思想。 选做题Ⅱ 西方媒体载文说:“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它们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失误造成的”,又载文说:“新的黑人领导层比过去的白人更残酷无情地掠夺了自己的国家:捞钱。蒙博托及其宫廷奸党把刚果铜矿的所得几乎全部汇到国外的账户。元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而他的人民咸了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民之一。”你对这些论点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