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一
通过考试的大学生到达乡村基层后,一般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任期为3年。对于他们任期届满后的出路,中组部负责人说,对表现优秀、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对于表现优秀、聘期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可以享受公务员报考的优惠政策。
有朝一日的“鲤鱼跃龙门”,无疑是吸引大学毕业生们积极报考村官的重要动机,但也有很多人希望把村官的宝贵经历好好经营起来,当做人生一次重要的历练。
材料二
2009年5月5日启动的北京市面向2006年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公务员工作,印证了这一点。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的,都是已经完成了首期3年聘任协议的村官们,他们有机会获得258个公务员岗位中的一个。尽管竞争依然激烈,但比起社会上的公务员公开招考,门槛已然降低了许多。而且,北京市规定:在这次公务员定向招考中,在村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获得5到15分不等的加分。
根据陕西省的政策,到村(社区)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每人每年领取工作、生活补贴2.1万元,其中到规定的艰苦边远县(市、区)农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每人每年增发1000元津贴。每名到村(社区)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领取一次性安置费2000元。此外,符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政策规定的、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在村(社区)任职满3年、工作实绩特别突出、当地群众普遍公认的,经组织考察研究,可破格提拔为乡(镇)领导;在村(社区)任职满2年且考核结果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报考省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可适当放宽报名条件并在笔试成绩总分中加7分,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的,在笔试成绩总分中加10分……“报考的时候自己都很迷茫,当时想利用这三年时间考研或考公务员,实在不行任期满后再择业嘛,毕竟这比失业在家要强些”,采访中,六成以上的村官们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我们不少人都是被招聘条件诱惑来的。”
材料三
近几年的情况显示,各地普遍存在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的问题。究其原因,一些已经在村里开展工作的大学生表示:“村里矛盾多,与村干部难以沟通,村民不认同‘外来客’的领导,使得工作难以开展;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农村实际需要的背离很远,给工作带来很大阻力。”目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所学知识与在农村实际工作的差距。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4%。
培养几年的大学生流失,给地方政府造成很大损失。为了解决大学生到乡村工作的后顾之忧和“干不长、留不住”的问题,国家不断给大学生“村官”以优惠政策,并将实施新的政策,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但一村一名大学生,比较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大学生村干部远离农业与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实际需要。许多人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很快和农民沟通、建立感情。
材料四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教授詹全友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想留住大学生村官,不仅需要国家建立起相关的机制,更需要我们对大学生村官投入更多的关注。鉴于目前存在专业知识与农村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农学、医学、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另外,也要做好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精细分类,将各专业人才分配到特定的领域里,这样才不至于‘乱投医’,浪费人力,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当大学生村官充分地学以致用,才能保证他们在树立了工作信心之后,在村官的岗位上待得长、干得久、做得好。这样,大学生村官才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为今后的农村建设做出真正的贡献。”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当前,农村正处于一个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广大农村需要充实人才队伍。同时,为缓解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国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