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兰天厂因建职工宿舍采购电梯,委托本厂采购员张某外出采购。张某手持厂长全权委托书于2000年5月与红星电梯有限公司签订了电梯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红星公司为兰天厂提供电梯两台,每台单价12万元,共计价金24万元。两台电梯由供方于2001年12月托运至兰天厂。合同还规定,兰天厂预付定金5万元,其余货款等收货后1月内付清。供方不能交货或需方中途退货均需向对方支付20%的违约金。采购员张某当即预付定金5万元。红星公司如期履行合同,遭兰天厂拒收和拒付。案件于2002年6月诉至法院。经查:(1)因采购员张某的失误,合同所购电梯型号与实际需要型号不符;(2)兰天厂厂规规定:对签约金额超过10万元的须报厂长批准,否则合同不生效。法院内部就此案处理发生意见分歧:有的认为应按重大误解处理;有的认为应按有权代理处理;有的认为应按代理权授权不明处理;有的认为应按无权代理处理。 问: 此案的被告应为兰天厂还是兰天厂与张某为共同被告

【参考答案】

本案的被告应为兰天厂,张某不应为被告。张某为兰天厂的采购员,其持厂长全权委托书与他人签订合同,既是一种职务行为,同时也是......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材料一:有报告显示,在网络游戏中,61%的玩家有过装备和虚拟物品被盗的经历。其中,被盗号的占33%,被黑客攻击的占6%。在报纸上,我们几乎隔不了几天就能看到一条有关玩家虚拟财产失窃的消息。一位软件工程师曾指出,网络游戏其实就是一组电脑程序,其中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程序漏洞,并且网络游戏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无法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一旦游戏出现故障,游戏现状是无法得到精确恢复的,玩家的虚拟道具就存在“消失”的危险。《E时代周报》曾报道过虚拟财产交易中的三种陷阱:鱼目混珠、请君入瓮及巧取豪夺。最近,一位 MU玩家就被这些方法骗走了约三十六万元的人民币。目前,比较常见的还有因为使用“外挂”和“私服”而被厂商封号的情况。其中,最著名的无外乎长沙发生的吴某起诉厂商的官司。材料二:四川某男青年利用高科技软件在网络上盗窃了一百多个《传奇》游戏的ID号,并把号上的虚拟装备挂在网上进行现金交易。警方将该男子抓获后,只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武汉3名男子在网上卖游戏里的“兵器”,收到对方“寄”来的游戏币3000元,不料还未下网,“钱”已被盗。报警后,民警称,网络游戏中虚拟的“钱”,不能等同于真正的钱,不受法律保护,遂对此类“盗窃案”拒绝立案侦查。 请谈谈你对上述两个材料的看法。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3.字数不少于500字。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