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他还指出,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
材料2
邓小平思考、研究群众路线问题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群众路线与其他若干重大问题的关系中阐述其群众路线思想,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辩证性特征。邓小平分析研究的一系列关系主要有: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在邓小平的思想中,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他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不仅把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摆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而且还认为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即贯彻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坚持实事求是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保证。
材料来源:2007年6月7日新华网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之一是比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进行了许多改革创新、发明创造。这是我国进步的动力之源。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过去,我们依靠人民群众,突破了许多陈旧体制和观念的束缚;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和智慧。由此可见,民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种基本手段。
材料来源:2008年9月2日人民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2)分析材料3,简述群众路线为什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选做题Ⅱ:
以下是关于联合国的一段材料: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有192个成员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
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执行。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成了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联合国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结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加以分析: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选做题Ⅰ:
(1)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实践中形成的。群众路线......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作为一场新的革命,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和世界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一,经济全球化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从而使世界各国取长补短,提高经济效益;其二,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使其产品能够更加便捷、顺畅地实现;其三,经济全球化使科技成果和信息在世界各地更加顺利地自由流动,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其四,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材料2 经济全球化也具有弊病,存在风险。其一,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自由是强者的权利。在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是发达国家占优,游戏规则对发达国家有利。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会造成生产要素和利润向西方国家流动的结局,发达国家甚至会利用全球化的机会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从而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加剧世界的两极分化。其二,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些矛盾和负面的东西,诸如阶级剥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等扩大和蔓延到全世界。其三,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驱赶”到一个屋檐下,造成了不同文明、制度的接触与碰撞,派生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以上两段材料表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什么情况?结合哲学相关原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