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1982年,在强生公司“泰诺”胶囊事件中,94%的服药者表示今后不会再服用此药,强生公司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公司对此迅速作出反应,首先查明有毒胶囊是由于恶意购买者在投放氰化物后将其返投市场造成的,接下来,公司毅然决定5天内在全国范围收回全部“泰诺”止痛胶囊(尽管实际受污染的胶囊数量很少),价值近1亿美元,并将原因公布于众。之后强生改变生产工艺:制成片剂或一次性开启的包装瓶。在特定条件下,公司顺应了社会的要求,变危机为契机,强化了企业形象。(2)1996年6月3日,湖南常德汉寿县退休老船工陈伯顺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喝了8瓶后全身溃烂,并于该年9月3日死亡。陈伯顺去世之后,死者家属要求三株赔偿20多万元,被三株集团拒绝。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市场危机突然爆发,三株领导人束手无策,销售收入锐减,随后工厂全面停产,一件事击垮了一个企业。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企业与危机处理 在经济高度市场化的今天,面对企业不可避免的市场危机,有的企业选择逃避,有的企业却勇敢面对,变危......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实验人员先把一锅水煮沸,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锅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只青蛙的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竟跳出锅外。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架起又一只锅,注满常温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青蛙游得逍遥自在。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感到难以忍受时,它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最终只得葬身锅底。 青蛙试验告诉我们,越是危险的市场环境,越是能激发企业的警觉和生命力,所以企业实际上也就越是安全。相反,越是舒适的环境,也就越是危险,因为置身于舒适的环境之中必然会丧失警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和模式。一个企业,一旦陷入了这种固定的习惯和模式之中,就会缺乏对环境的敏感度。由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所以,不变的企业不久只会被变化了的市场所淘汰。 因此,一个好的企业就必须有勇气打破和抛弃一切原有的习惯和模式,并自觉地把自己投入到危险的市场环境之中去。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