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EXCEL.xlsx文件,将sheetl工作表的A1:D1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用公式计算2002年和2003年数量的合计,用公式计算“增长比例”列的内容(增长比例=(2003年数量-2002年数量)/2002年数量),单元格格式的数字分类为百分比,小数位数为2,将工作表命名为“产品销售对比表”,保存EXCEL.xlsx文件。
(2)选取“产品销售对比表”的A2:C6单元格区域,建立“簇状圆柱图”,图表标题为“产品销售对比图”,图例位置靠上,将图插入到表的A9:D19单元格区域内,保存EXCEL.xlsx文件。

【参考答案】

(1)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EXCEL.xlsx文件,选中A1:D1单元格,在[开始]功能......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x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文档开始]《数据结构》教学实施意见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相关的算法。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设计算法。二、课时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授课学时 实验学时 1 绪论 2 0 2 线性表 6 6 3 栈和队列 6 4 4 串 4 0 5 数组、特殊矩阵和广义表 6 0 6 二叉树 8 6 7 图 8 6 8 查找 6 6 9 排序 6 4 10 文件 4 0 合计 [文档结束] (1)将标题段(“《数据结构》教学实施意见”)文字设置为二号红色黑体、居中。 (2)将正文第2行开始(“《数据结构》”)到第5行结束(“数据结构和设计算法。”)中的文字设置为小四号楷体、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25倍。 (3)将正文中第1行(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和第6行(二、课时安排)设置成楷体、红色小三号、并加黄色底纹,段后间距0.5行。 (4)将文中后12行文字转换为一个12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2列列宽为5厘米,其余列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5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 (5)分别用公式计算表格中“授课学时”合计和“实验学时”合计;设置表格外框线为3磅蓝色单实线、内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