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江苏各种所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其比重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注: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表2 2002年江苏股份制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


注:目前,江苏89%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材料1
2002年江苏GDP总量实现了万亿元大关的历史性突破,与1998年相比年递增10.6%。2002年与1998年相比,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分别缩减58.8%、60.3%;产值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提升6.4个和2.8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是1998年的2.8倍。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材料2
目前,国家对金融保险、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等产业仍实行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控制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在第三产业分布中,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房地产、社会服务和交通运输业等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
请回答:
(1)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1、表2和材料1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结合表1、表2和材料2,说明应如何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

(1)表1反映出:近年来,江苏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速度超过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下列是有关收入分配差距的材料: 材料1 长沙市企业调查队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这些年来,该市各行业之间的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特别是一些垄断性行业的职工收入明显偏高,而且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调查的16个行业中,航空业、烟草制造业、文教、出版业、电力生产业、电信业等一些国家垄断性行业年均工资水平居前位,而煤矿开采业、制造业等一些盈利能力较弱、竞争激烈的行业年均工资水平则处于末位。 1999年,长沙行业工资最高与最低差距为25174.7元,2000年,差距为30711.7元,高低差距比例由6.55:1扩大到6.81:1。 从人均年工资的增幅看,工资高的行业基数大,增长幅度亦大,而工资低的行业基数小,增长幅度亦小,个别行业甚至出现下降的现象。一些垄断性行业的工资增幅达到了20.2%至31%,而日用电器制造业、煤矿开采业工资却呈降势。 ——摘自YKCYDT089——长沙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材料2 我国收入差距拉大过程,如果从1985年算起,已经持续20年了,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到目前为止,差距拉得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居民收入情况看,基尼系数已从1995年的0.389上升到2002年的0.43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差距从1985~2003年的18年间快速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尽管去年中央采取了多项重大措施,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00元,但城市人均收入增加900元,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从地区差距看,200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91倍和2.38倍。公务员的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差别也太大。 ——摘自http: fiance.sina.com.cn2005年5月9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3 “居民收入分配预警系统”显示,2003年城镇居民内部总体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评价指数为69分,低于70分的“黄灯”警戒线。城镇居民最高组与最低组之间的收入之比从2002年的5.2:1扩大到2003年的5.4:1。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评分从1980年的80分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72.7,接近“黄灯”警戒线。198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5倍,到2003年该比例扩大到3.2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的评价指数为64分,已接近60分的“红灯”警戒线。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4年扩大到1:4.39。研究组专家据此提出,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收入过低问题,更明确地说是农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问题。 ——摘自贵州信息港2005年8月19日 请回答: (1)材料1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2)材料2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1-3,谈谈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大应采取哪些措施
问答题
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导源于帝国主义的侵入,亦就不得不成为帝国主义的对抗力。这些对抗力之中,劳动阶级固然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特性而尚弱,现在只有民族主义的觉悟;然而资产阶级之弱更甚于劳动阶级。外国资本的侵略却正在日益加紧,自然而然促成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劳动阶级的革命运动之第一步,在中国现时经济状况之下,便表示于民族主义运动之中;然而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更非有劳动阶级的革命行动不能成功。 ——摘自瞿秋白《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1923年6月2日) 材料2 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买办、地主阶级(即与帝国主义、军阀有密切关系之中国大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右翼),实现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即革命民众的统治。 ——摘自毛泽东《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1925年11月21日) 材料3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那末,从现在起,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 材料4 所以,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族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的力量。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族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给予简要的评价。 (2)比较材料1和材料2,简述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3)结合材料2、3、4,指出他们观点的共同之处。 (4)分析这四段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