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瑙鲁位于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之间,距赤道56公里,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一个中型机场。人口l万多,其中有外籍劳工3000多人。然而就是这个小岛却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磷矿。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共和国曾跻身于全球富国的行列。但是目前,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在这个小岛4/5领土的无序开采,使磷矿的开采越来越少。晋升瑙鲁总统的金·克罗杜马承认:“过去曾经是热带天堂的地方,现在变成矿产沙漠。这是人类不懂得对养活自己的土地资源加以保护的沉痛教训。”瑙鲁繁荣的象征是大量的汽车,平均每个家庭有汽车两辆,尽管整个小岛上只有一条公路,虽然很富有,但大部分瑙鲁人仍居住在政府为子女多的家庭修建提供的住房里。目前,瑙鲁每对夫妇平均生育4~5个孩子。食品结构的改变在慢慢杀死瑙鲁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5岁。多数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25岁以上的人中,有30%患糖尿病。国家正是这些病痛的制造者!政府获得了磷矿收入的一半利润,用来养活自己的人民。现在瑙鲁人仍然无动于衷,他们还在继续寻找磷矿,而不考虑明天! 从瑙鲁的生态环境现状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瑙鲁一味追求繁荣和富有,对矿藏失去理性的、掠夺性的开采和无控制的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着瑙鲁人......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破旧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无人阻挡,于是他们便堂而皇之的在馆内读书看报,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此事被发在微博上,顿时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引发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一场公共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大讨论由此引发。 公共图书馆一向更愿意向体面地文化人敞开,常在门口赫然告示:衣冠不整谢绝入内!把读者分为三六九等,拒绝部分人入内,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该馆长希望图书馆成为每一个读书人的天堂,,无乱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为此,该馆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证阅读制度,任何人进馆借读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以体现人道、人文的公共图书馆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该馆有关负责人感触颇深:自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力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尽管要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也会自觉地洗手,然后在阅读。 “如果没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文学大师曾相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该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我们的心灵。 摘编自《中国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报》(2012年5月10日) (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2)图书馆想乞丐和拾荒者年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