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二)
材料一 煤炭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远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
材料二 中国能源30%依赖石油,而30%的石油需要进口。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也是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4.3亿吨,而届时中国的石油产量只有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60%。
材料三 由于世界能源的短缺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醇类燃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成为新能源开发的方向之一。车用乙醇汽油是在加入一定比例的变性燃料乙醇后调配成的一种新型清洁车用燃料。变性燃料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变性的燃料乙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2年6月30日起,郑州、洛阳、南阳、哈尔滨、肇东5个城市,开展了为期1年的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把试点范围扩大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和江苏4省的部分地区,到2005年底上述地区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代替其他汽油。
根据材料,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有( )。

A.富煤
B.贫油
C.少气
D.新能源丰富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前不久开始“四海论道”赴世界各地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作为首站在伦敦论道的主讲嘉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和英中贸易协会主席白乐威(David Brewer)交流对“中国制造”的看法时透露:“我每次出国会给太太带礼物,二十年前这非常容易,随便买什么都能让太太高兴;现在变得越来越难,因为能买得起的常常是中国制造。”白乐威深表理解:“我接待的中国商业伙伴在英国逛街时,经常向我抱怨——每次看中一件好东西,往往是在北京和上海也能买到的中国制造。”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制造”畅销全球的又一例证。不过,“中国制造”走遍全球的背后,也有人对“中国制造”表示疑惑和不信任。一段时间来,西方政府和媒体常常高调宣扬“中国制造”的问题和缺陷。对此,林毅夫认为,中国有这么大的出口,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中国目前所处的状况,日本、德国、韩国当年也曾遇到。相信“中国制造”一定能化挑战为机遇,由目前的“中低端”制造,逐渐走向“高端”制造。作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四海论道”首站英国巡讲的主讲嘉宾之一,施正荣同经济学家林毅夫一起在伦敦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施正荣认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使全球人民可以较低价格享用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了普通人特别是穷人的生活水准,因此中国制造没有什么感到可耻或是不高兴的。”在施正荣看来,传统意义的“中国制造”曾给人“低科技、低价格、低等级、低质量”的印象,但中国制造正在“迈向新时代”,“中国制造已经有不一样的含义”。中国制造给世界带来了巨大贡献,而中国制造正在超越传统的“便宜和低端”,进入可持续成长的新时代。实际上,作为世界光伏产业的领军人物和新能源的代表人物,施正荣所代表的正是“不一样的中国制造”。施正荣师从著名的“太阳能之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他创办的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2005年底在纽约证交所上市;2006年初,他一度名列中国首富。以无锡尚德为代表,太阳能光伏制造业近年在中国迅速崛起,中国去年底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施正荣认为,将来的“中国制造”要更多考虑可持续发展。他说:“我对中国制造的理解是——如何在中国制造的过程中,考虑到和环境、自然的和谐,我们要围绕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来进行中国制造。”假如你是给定资料中所说的参加“四海论道”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表述真实的“中国制造”。请你写一份能够全面概括给定资料主要观点的发言提纲。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准确;篇幅为400~450字(篇末不得署名,署名者整卷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