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以下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材料:
材料1
罗迈同志:
此件已阅,略有修改,请再酌。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231页)
材料2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1956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1)材料1对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2)分析材料2,关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论述是否科学
(3)结合材料3,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材料1中对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这......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古代文学家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环境优美、宁静祥和、富足平等、人们和睦相处,与当时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桃源美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材料2 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工业化之始,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9400元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财力和条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后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给我们提供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图景,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材料3 在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省迅速召开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座谈会,对农村房屋、自来水、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的模式,井要求一步到位;有的地方领导亲自办样板,闭门造车,确定什么“五化”、“十化”的模式,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还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则热衷于到处考察取经,回来照搬别人的经验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宝。 请回答: (1)运用价值观的判断标准,比较“桃源”理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异同。 (2)结合材料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工业能够反哺农业 (3)结合材料2,说明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4)运用所学的唯物论及辩证法有关原理分析材料3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