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列是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材料:
材料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非公平性与非法制化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如何不断“增加容量”与“完善机制”的长期压力。20多年的社会保障主要依据国务院甚至地方政府的《决定》或《条例》,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或《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不仅使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威性不足,也反映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非法制化”色彩,导致很多改革措施难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工作重点要从建立制度框架转移到完善制度本身。
——摘自南方网讯2003年12月4日
材料2
今年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企业破产、关闭、兼并、重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在这个产业结构处于大调整的时期,能不能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国企脱困这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否顺利进行。同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将更多的钱用于当期消费。
——摘自《人民日报》2000年6与12日
材料3
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国年逾60岁的人数将占总人口的22%,而目前为10%。所需要的退休金有可能达到大约217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在失业方面,储蓄及信托银行指出,19971999年间,调整使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有3000万人下岗。
——摘自法国《论坛报》2001年9月28日
材料4
近几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初步建立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岗职工增多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狠抓“两个确保”和其他社会保障工作,使全国95%左右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领到了基本生活费,98%左右的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这对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12月28日
材料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要求各地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建议》认为,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建议》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议》指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扩大内需、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建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议》同时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重点做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园地区的扶贫工作。
——摘自《中新社》2004年1月20日
请回答:
①分析材料1、3、5,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和紧迫性。
②分析材料1、2,简述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
③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