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11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摘自《毛泽东选集》材料2最近,有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党史专著,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一再追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个人,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就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又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7 000多万人的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后剩下不到800人到今天的威武雄狮,党和军队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自哪里作者回答:我们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2015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摘编自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日民族、日民权、日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分作两次去做。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材料2“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五卷材料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摘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如何理解“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