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材料1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邯铜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使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 ——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材料2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时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入30~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 ——摘自《嘹望》1999年第6期材料3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严格抓管理.吨铜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入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2月12日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1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I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一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摘自《经济日报》1999年7月8日请回答:(1)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邯钢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2)结合材料2分析邯钢经济的成功所在。(3)结合材料1、2、3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2001年材料题理科卷)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邯铜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作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2006年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