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不管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过渡到“一大二公”的起点,还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都无法回避生产力水平整体低下的现实。事实上,不管是苏联、中国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均没有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上。我国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举世瞩目的提高,在经济总量上列居世界第二,但就人均而言,绝大多数指标仍然位列世界100位以后,始终属于发展中国家,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中仍将如此,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没有达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程度,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与马克思在其相关著作中描述的共产主义的两阶段论中任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比都相差甚远。在很大程度上讲,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按劳分配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差异的总根源。
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方式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无法使生产资料共同占有覆盖全社会,从而按劳分配就不能成为唯一的分配方式。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要求分配的实质就是要素所有者依据要素所有权取得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所有权的大小是根据各个要素的稀缺程度,在供求关系的平衡下以要素价格的形式实现的,是一种权利的市场价格或者权利的市场租金,它的形成完全受价格机制的作用。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要素,要求从生产成果中分得与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一部分。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因为生产要素创造了价值(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而是因为具有对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必须在经济上获得利益,按要素分配的依据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多种经济方式的存在使所有制形式表现出异常复杂性,从而在具体的分配形式上也表现出多样性。
——摘自求是理论网(2012年2月17日)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体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被逐步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初步建立,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迅速扩大。
收入分配关系国计民生,它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请回答: 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意义。
【参考答案】
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调动一切积......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