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

下面为某实习教师在“力的合成”一课上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上课了。首先请前排的三个同学上来,我们一起做个游戏。

(前排的三位同学走到讲台前)

老师:老师站在这里,请两位同学从我身后同时用力推老师。

(两位同学从老师身后轻推老师,老师假装向前踉跄了一步,停了下来)

老师:现在请剩下的这位同学从我身后用力推老师,注意,要用力推呦。

(该同学从老师身后用力推了一下老师,老师又向前踉跄了步,停了下来)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刚才两位同学分别用力推老师,老师被推动了;现在一位同学 用力也推动了老师。说明前两位同学和后面同学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后一位同学 所用的力看成前两位同学用力之和,把两位同学推我的力叫作分力,后一位同学我的力叫作合力。 合力与分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老师开始板书)

老师:下面大家拿出老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组做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之前请仔细 看老师的 PPT(图 8)和教材。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老师:通过实验探究,现在知道了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下面我们看看如何使用“平 行四边形定则”分析问题,大家拿出“导学案”,先看看习题 3。

(同学拿出“导学案”,认真读起了习题 3)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习题。题目说的是:光滑斜面上有一木块,大家看黑板, 和老师一起分析木块所受的分力和合力。

(老师开始板书如图 9)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

该教师虽然能够采用较为生动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是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语言过于严苛,没有把握好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