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参考答案】

void StrOL (void)
{
int i,j,k,strA,l; char c......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1)甲公司于2012年9月20日用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乙公司一项专利权进行交换,资产置换日,甲公司换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80万元(成本4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8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乙公司换出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700万元,累计摊销8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甲公司换入的专利权采用直线法摊销,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假定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借:无形资产 48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00—公允价值变动 80借:管理费用 32贷:累计摊销 32(2)甲公司于2012年10月用一幢办公楼与丙公司的一块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资产置换日,甲公司换出办公楼的原价为5000万元,已提折旧1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丙公司换出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甲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直接对外出租,2012年取得租金收入100万元,换入的土地使用权尚可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甲公司换出办公楼应交的营业税税额为300万元,不考虑其他税费。假定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累计折旧 1000贷:固定资产 5000借:投资性房地产 6300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0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0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贷:营业外收入 2000借:银行存款 100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借:其他业务成本 31.5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31.5要求:根据资料(1)和(2),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有关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
问答题
M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M公司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期末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M公司2012年~2014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事项:(1)2012年2月1日,M公司为生产A产品购建一新项目,接受N公司投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该设备在N公司的账面原值为400万元,未计提折旧,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400万元(假定是公允的),增值税税额为68万元。按照投资协议规定,M公司接受投资后,N公司占增资后注册资本1600万元中的20%。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2012年3月1日,新项目投产,生产A产品。M公司购入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的丙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34万元,另外支付运杂费6万元。(3)2012年12月31日,结存的丙材料的实际成本1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145万元;生产的A产品的预计售价为225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万元,生产A产品尚需投入90万元。(4)2012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A产品销售不佳,上述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30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重新估计的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12万元,折旧方法不变。(5)2013年7月1日,由于新项目经济效益很差,M公司决定停止生产A产品,将不需用的丙材料全部对外销售。已知丙材料出售前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计提的跌价准备为16万元。丙材料销售后,取得收入70万元,增值税税额11.9万元,收到的款项已存入银行。(6)2013年7月1日A产品停止生产后,设备已停止使用。9月1日M公司将设备与丁公司的钢材相交换,换入的钢材用于建造新的生产线。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2.5万元;钢材的公允价值为2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4.2万元。M公司另向丁公司支付补价11.7万元。假定交易具有商业实质。要求:编制M公司上述交易和事项相关的会计分录。